2020-08-20
在数字经济和金融科技的催生下,商业银行正处在数字化转型的大变局之中,而开放银行首先为零售银行的数字化转型带来了新思路、新路径。笔者尝试提出开放银行“三层四面”模型,三层是从“人货场”三个层面去理解零售金融,四面是从“产品、渠道、技术和生态”四个方面开放综合金融服务,从而构建开放银行多维竞争力。
零售银行正在经历的三层变化
所谓“数字网点”是相对“物理网点”而言的,理论上都需要通过某种介质进行获客和展业。以零售银行为例,本质上也是零售商业逻辑,离不开人、货、场三个要素。如何理解和重构这三个要素,对于开放银行的模式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层是人,即服务对象,客户正在向用户转变,金融服务向金融生活服务转变。过去十年间,银行业通过电子银行的普及大幅提高了金融线上化率,互联网企业也纷纷进入互联网金融领域,金融和生活场景服务的边界日益模糊,用户不一定是金融客户,用户需求更加多元化和多层次,金融行为习惯发生了巨大的变迁。尤其是年轻客群,支付、信贷、理财、生活缴费等金融需求都逐步在互联网场景上得到满足,而且服务更便捷,用户体验更友好。只有深刻洞察用户习惯,开放银行才能有的放矢。
第二层是货,即服务内容,物理介质正在向数字形态转变,金融服务数字化、智能化是大势所趋。银行的核心业务存、贷、汇的底层逻辑没有变化,但形态发生了很大变化。第三方支付推动无现金支付成为主流支付方式,金融机构被迫让渡前端支付功能,只保留了账户能力。
第三层是场,即服务场所,场所向场景转变,物理网点向数字网点迁移。布莱特·金在《银行4.0》一书中给出结论:“银行服务无处不在,就是不在银行网点”。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传统银行网点平均离柜率已经高达90%以上。以社交、电商、内容、出行、租房等为代表的商业互联网爆发式增长,积累了千万级甚至亿级的黏性用户。据相关统计,头部100家互联网企业超过90%均以不同方式切入互联网金融服务,这些场景甚至形成替代银行网点和APP之势,从支付、财富等领域逐步蚕食传统金融业务。未来,VR、直播等可能带来更加多元化、情景化的“数字网点”体验,将进一步影响用户习惯的迁移和金融业务的分化。
开放银行需要具备的四项核心能力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侵食”,银行零售业务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金融机构必须主动作为,与互联网场景形成竞合关系。开放银行为提升银行综合竞争力提供了新路径。单一的服务已经无法满足用户多元化需求,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也不能停留在一个点上,而应该是一张多点的网。以用户为中心,从产品、渠道、技术和生态四个维度出发,持续构建多维竞争力。
广义的零售银行业务包括面向个人和小微的信贷、理财、支付结算等金融服务,这些产品由金融牌照形成政策壁垒,是互联网公司无法替代的。目前全球领先的开放银行发展路径主要是产品模式,通过开放API的方式将金融产品的颗粒度进行细化,并根据场景需求进行定制化。同时,围绕产品进行精细化的用户运营是开放银行建设的基本保障,用户分析能力的提升将决定银行产品和服务迭代的速度,产品丰富度和体验友好度反过来也将影响用户留存和价值贡献。
渠道上,传统银行“产品-渠道-客户”的闭环路径面临变革。渠道还会存在,但开放银行下各个渠道的数据是打通的,形成了开放式生态。以前零售银行是通过线下网点或电子渠道进行触客和获客。开放银行为零售银行带来了新思路。一种路径是“嵌进去”,将金融服务直接嵌入生产、流通和消费场景,形成即插即用的能力。还有一种路径是“引进来”,通过自建场景的方式,实现金融和场景的紧密融合。但无论哪种路径,都需要双方双向开放、协同协作,以更好地服务用户。
技术上,开放API和H5技术是目前开放银行的优选路径,相对具备可定制化。但每家银行的API产品化能力都不会是一蹴而就的,包括内部和外部API的快速落地和规范治理是不可忽视的。开放银行下,商业银行还需要打破传统的封闭式结构,构建高可用、易扩展、低成本的分布式微服务架构,以解决整体IT系统横向扩展的发展需求,应对海量用户和海量交易处理。此外,数据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和资产,商业银行需要具备场景数据获取、分析能力,实现高效的获客和风控等,体现数据价值。
生态上,开放银行的本质是生态思维和平台理念,其目的是打造良好的商业生态系统。因此,商业银行需要具备强大的生态构建能力和敏捷的组织能力。生态伙伴的选择上,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越深越好,能否共同经营客户、共同经营风险将决定双方能走多远。同时,决定银行能否和场景方高效协同的能力还包括高效运营交付能力、风险管理能力、合规管理能力和资产负债管理能力等。
开放银行对于真正实现“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模式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势必引来新一轮零售银行的博弈和场景之争。开放银行是一种新型的银行服务形态和商业模式,逐步成为银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战略选择。2020年伊始的新冠疫情则进一步加速了零售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决心和动力。
(文章来源:移动支付网)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摘录或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原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地址(ADD):天津自贸试验区(空港经济区)西八道30号
电话(TEL):86-22-24828888 传真(FAX):86-22-24828899 邮箱(EMAIL):cashway@cashwaytech.com
版权所有:恒银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京ICP证000000号